开幕式 | 吴雅琳从艺、从教40年文献、作品展

2018-12-14



图片1.png

展览:吴雅琳从艺、从教40年文献、作品展


时间:2018年12月11日14时30分

地点:广州大学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雕塑分馆

主题:《吴雅琳从艺、从教40年文献、作品展》




吴雅琳“雕塑人生”


延续传统的文脉,创造新时代的雕塑



皮道坚

自1978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,吴雅琳老师以她40年如一日,不曾间断的思考,求索,创作,与教学的雕塑人生完成了她独具一格成果丰硕的人生雕塑。

吴雅琳的人生雕塑广泛取材于,历史与现实中的多姿多彩的人生,蕴含着艺术家丰富的人生体验,智慧才情和治学思考。基于西方,取经东方,既是吴雅琳对自己雕塑人生的总结。是她由学习西方的写实主义雕塑开始,逐步转向,从中国的传统,和传统雕塑和民族民间艺术风,寻找资源,积极养分,形成自己。古今贯通,东西杂糅,南北兼收的,风格面貌的,雕塑艺术艺程的精准的态度。更是她从多年的艺术实践中,摸索出来的,能够完美表达她的生命体验的艺术法则。

在表达自己的生命体验的同时,她也与这样的法则表达她对精神和人性的认知和探求,吴雅琳的人生雕塑,审美维度多元,历史与现实人生的多重意蕴,人的生存状态,与人性的光辉,被她以诗与雕塑相结合的方式,传达给我们。

从西方写实的雕塑的艺术语言,与中国传统雕塑民间雕塑的艺术手法的融汇,到将多媒体与雕塑艺术相结合。体现了吴雅琳老师拓宽和变革传统雕塑艺术语言的实验精神。正是这种精神,令她的建展方案《新潮州翁仔屏》,《十二地支》,《背影-历史的脚步》,《合璧-艰难的回归》等作品成为与时代生活同步的经典。

这些作品的经典性在于,他们体现了艺术家对时代生活的敏感和对传统文化的深爱。有着强烈的文脉诉求,同时也反映出,中国雕塑近四十年来,由形式革命经本土化的探索到文化关注的历史式轨迹,今天是吴雅琳老师这个从艺从教40周年的展览。今年也是我们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日子,所以我说吴雅琳老师的她的艺术人生,是和我们改革开放是同步的,那么,吴雅琳老师的艺术作品的艺术史意义,我认为就在于他给我们启发,这个启发我认为非常非常的重要,他告诉我们、启发了我们如何服从延续传统的文脉,创造新时代的雕塑,吴雅琳老师作品,也为这样一个思路提供了有价值的范例。




数十位来自各地的优秀学术家莅临现场

—————

(广州美术学院 曹崇恩教授)


(广州美术学院  郑爽教授)


(原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  杨珍妮老师)






15时00分

展览开幕式正式开始


活动流程

一,受邀嘉宾致辞;

二,音画朗读:《我的四十年》;

三,来访学者嘉宾大合照;

四,文献作品参观;

五,嘉宾学术对话;







“吴雅琳的人生雕塑,审美维度多元,历史与现实人生的多重意蕴,人的生存状态与人性的光辉,被她以诗与雕塑相结合的方式,传达给我们。从西方写实的雕塑的艺术语言,与中国传统雕塑民间雕塑的艺术手法的融汇,到将多媒体与雕塑艺术相结合,体现了吴雅琳老师拓宽和变革传统雕塑艺术语言的实验精神”

(策展人  皮道坚老师上台致辞)


“吴老师从艺40周年,时间贯穿了大半个广美和广美雕塑系的历程,文革后重新招生以后,吴老师见证了广美在此后四十年雕塑系高速发展以及辉煌,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和标本,十分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。作为吴老师的后辈和同事,吴老师也一直对于我谆谆教导,在她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做人的格调与品格”

(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系主任  张弦上台致辞)


感恩时代

“假如没有改革开放,没有这样一个时代,我吴雅琳现在还在农村生产队劳动”

感恩恩师

“因为有我的恩师,有我的雕塑系和学院,我吴雅琳今天才能成为一位雕塑家,才能成为一名教授”

感恩社会

“我这四十年经历很多并不是风平浪静的时候,这个时候社会上会有很多人对我伸出援手,那是雪中送炭”

感恩家庭

“假如我得不到我先生的支持,我的婆婆的支持,很难做成事情,我会被埋没掉。所以我很庆幸我有一个非常开明的先生和非常识大体,大度的婆婆”

(艺术家  吴雅琳上台致辞)


(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前系主任  林国耀上台致辞)


(原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  杨珍妮老师)


(诗词朗诵  李易玲老师)


(诗词朗诵  杨珍妮老师)




















(诗词朗诵  陈宏践老师)


(诗词朗诵  王浩老师)


(诗词朗诵  郑晓雄老师)


舞蹈表演



(表演者  依力凡)


师生共聚









(吴雅琳老师与出席开幕式嘉宾合影留念)


此次展览共展出吴雅琳老师从艺、从教40年文献,

雕塑作品13组/件,诗书画30余幅/组


吴雅琳老师部分经典性作品回顾

《剑斩风浪》


《一韵知秋》



《背影 – 历史的脚步》


《十二地枝》


《美好童年》


《长安别韵》


《海上生明月》


《树下养生 - 逸趣》




《变脸 - 西方邂逅东方》


研讨会

学者悠悠,为术相聚,泛泛而谈


学术嘉宾:

王林

四川美术学院教授,西安美院客座教授,博士生导师

梁江

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,广州美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

孙振华

中国雕塑学副会长,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


刘少为

广州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

李清泉

广州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

盛葳

《美术》杂志副主编,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





开幕式活动的最终,以学术对话作为结尾

现场气氛依旧活跃,各位学者在离开之前,还能彼此畅谈一番各自对艺术的思维,共同探讨吴雅琳老师的多元化艺术



剑斩风浪,斩不断的细水流长


当东方的写意与西方的写实融合在一起

那就是吴雅琳三个字


吴雅琳老师感谢多方支持,展览得以成功举办

主办单位

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

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

协办单位

响空间(艺术空间)

ETART(新媒体艺术经纪)

赞助单位

山西宇达青铜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

福建荣发石业有限公司

广东鎏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

广东盟将雕塑工程有限公司

广州晋凯雕塑实业有限公司

广东方园时尚雕塑有限公司

鸣谢单位

敦行美术馆

二世文化

黑色平方(广州)动漫文化发展有限公司

海口奥兴达雕塑艺术有限公司

广州万瑜雕塑有限公司

广州宏涛轩艺术工作室

广州市澳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






















0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技术支持: UWIN极站
  • 微信
  • 首页
  • 雅昌官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