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十二地支——寅》 铸铜 31×14×20cm 2014年

2018-06-20

寅.png


全体树.png


创意说明:

《十二地支》,用拟人手法,将天地间的生机万象,借道家理念,用诗化的起、承、转、合和养生者形态,去揭示对生命的感悟。十二个气韵生动的造型,意趣夸张,借东方人养生的内修,突显气运丹田的状态,并借型、线、气的关系营造出气场。


相学中,田、由、国、用、目、甲、风、申的面相八格,在此巧妙运用:机智灵动的《子》(对应鼠),相为“甲”字格; 温文尔雅的《卯》(对应兔),则用“目”字格; 潇洒超然的《酉》(对应鸡),则配“风”字格等。以不同面相突出不同性格,塑造个性化人物,通过外表,传达出内在的精、气、神,使之内外统一,最终达到 “相格异同各有形”的神貌。

 

作品信息:

2016年11月雕塑《闻鸡起舞》被广州亚运会亚残会博物馆收藏;

2016年10月18日雕塑《闻鸡起舞》受邀参加“2016广东体育美术作品展”并作为特邀名家出席展览开幕式。主办单位:广东省美术家协会、广东省体育局、广州体育局;


作品说明

新作《十二地支》,用拟人手法,将天地间的生机万象,借道家理念,用诗化的起、承、转、合和养生者形态,去揭示对生命的感悟。十二个气韵生动的造型,意趣夸张,借东方人养生的内修,突显气运丹田的状态,并借形、线、气的关系营造出气场。

  相学中,田、由、国、用、目、甲、风、申的面相八格,在此巧妙运用:机智灵动的《子》(对应鼠),相为“甲”字格; 温文尔雅的《卯》(对应兔),则用“目”字格; 潇洒超然的《酉》(对应鸡),则配“风”字格等。以不同面相突出不同性格,塑造个性化人物,通过外表,传达出内在的精、气、神,使之内外统一,最终达到 “相格异同各有形”的神貌。

 

 2013年完成的《十二地支》,应是我真正进入东方语境的创造性活动——以中国人的审美取向去完成对自身文化的自觉。

  将天地间周而复始的生命循环,借天干地支的道家理念,用诗化的起、承、转、合和养生者的外在形态,作雕塑《十二地支》,该作品承载着我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传统文化的情怀。

  十二个不同神貌的造型,以彰显人物内在精神为目的,以气韵生动为要旨,夸张形态,突出意趣,将自己对传统文化中“力”的理解,融入其中:含首鼓腹、气运丹田,此最能体现东方文化的含蓄特点。在东方人养生中,力、气的内修与西方人对形体的外修,在此尽显不同。而在形、线与气的关系中,人物取大形而舍结构,让形顺势而为、联系贯穿,线性随形而走,线、体穿行形成气韵,线性虽刀不尽到,但气聚而不外散,直至营造出造像中气场。

  中国造像重相学,将人的内在性格外化为田、由、国、用、目、甲、风、申的面相八格,如《子》(对应鼠)、机智灵动,相用“甲”字格; 《卯》(对应兔)、温文尔雅,则予“目”字格; 《酉》(对应鸡)、潇洒超然,配以“风”字格等等。以不同面相突出不同性格,塑造个性化人物,通过外部,表达内在的精神特质,使人物内外统一。创作过程曾写诗云:“相格异同各有形,疏通表里气韵生,笑颦府仰意成趣,线写精神出本能”。

  对精、气、神的追求,对形、意、趣的拿捏,该作品崇实非实,尚趣非趣,只欲直取内在精神。当大胆、夸张的取舍,主观的”臆造”,能够真正传递出一份期盼,这将是我呼唤中国传统审美精神的心声。

  将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趣融入大明宫的《霓裳羽衣》这座户外群雕中,借大写意手法,烘托音律舞韵之意象,这是我对道家精神的解读,也求能独辟蹊径。


0 阅读
取消
技术支持: UWIN极站
  • 微信
  • 首页
  • 雅昌官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