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评论】雕塑人生 人生雕塑——皮道坚

 雕塑人生  人生雕塑

 

——吴雅琳雕塑艺术的审美维度与文脉诉求

 

皮道坚

 

自1978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至今,吴雅琳以她40年如一日,不曾间断的思考、求索、创作与教学的雕塑人生,完成了她独具一格、成果丰硕的“人生雕塑”。吴雅琳的人生雕塑广泛取材于历史与现实中多姿多彩的人生,蕴含着艺术家丰富的人生体验、智慧才情和哲理思考。“基于西学,取经东方”,既是吴雅琳对自己雕塑人生的总结,是她由学习西方写实主义雕塑开始,逐步转向从中国传统雕塑和民族、民间艺术中寻找资源,汲取养分,形成自己古今贯通,东西杂糅,南北兼收的风格面貌的雕塑艺术历程的精准概括;更是她从多年的艺术实践中,摸索出来的能够完美表达她生命体验的艺术法则。在表达自己生命体验的同时,她也以这样的法则表达她对精神和人性的认知和探求,吴雅琳的“人生雕塑”审美维度多元,历史与现实人生的多重意蕴,人的生存状态与人性的光辉,被她以诗与雕塑相结合的方式传达;从西方写实雕塑的艺术语言,与中国传统雕塑民间雕塑的艺术手法的融汇,到将多媒体与雕塑艺术相结合,体现了吴雅琳拓宽和变革传统雕塑艺术语言的实验精神。正是这种精神,令她的《新潮州翁仔屏》、《十二地支》、《背影-历史的脚步》和《合璧-艰难的回归》等作品成为与时代生活同步的经典。经典性在于:它体现了艺术家对时代生活的敏感和对传统文化的深爱,有着强烈的文脉诉求,同时也反映出中国雕塑近四十年来,由形式革命经本土化的探索到文化关注的艺术史轨迹,其艺术史意义则在于为如何延续传统的文脉,创造新时代的雕塑提供了有价值的范例。

 
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技术支持: UWIN极站
  • 微信
  • 首页
  • 雅昌官网